半导体设备根据中国本土晶圆厂设备采购数据进行统计,结果显示,截至6月:去胶设备国产化率达到 90%以上,代表厂商是屹唐半导体;清洗设备国产化率约为58%,代表厂商是盛美、北方华创和至纯科技;刻蚀设备国产化率约为44%,代表厂商是中微公司、北方华创和屹唐半导体;CMP设备国产化率为32%,代表厂商是华海清科;热处理设备国产化率约为25%,代表厂商是北方华创和屹唐半导体;CVD设备国产化率为29%,代表厂商是北方华创和拓荆科技;PVD 设备国产化率为 10%;涂胶显影设备国产化率为29%,代表厂商是芯源微;离子注入机国产化率为7%,代表厂商是万业企业(凯世通);量测设备国产化率为4%,代表厂商是精测电子。此外,28nm制程光刻设备也实现了零的突破。总体来看,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率依然偏低,且由于上半年芯片市场很低迷,晶圆厂产能利用率不足,导致采购设备意愿不足,国产设备中标数量同比呈下降态势。芯片设计:相对于在芯片制造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,中国芯片设计能力并不弱,也一直在进步。中国芯片设计企业与国际大厂之间的差距,主要体现在对EDA工具、IP和制程工艺的依赖程度。例如,使用同样一款较为先进的EDA工具,国际大厂都够在18个月内设计出一款较为成熟的7nm芯片,且能取得较高的流片成功率,而中国排名靠前的设计公司,使用同样的工具,只能设计出14nm的芯片,且流片成功率与国际先进大厂之间也存在差距。IP方面,受美国限制政策影响,国外高端IP进口到中国大陆市场的难度越来越大,国内IP短板在这种形势下凸显出来,同时也激发了中国本土半导体IP企业的发展动力,一批新势力涌现出来。高速SerDes接口IP已成为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HPC应用的关键,这方面的本土代表企业是芯动科技,该公司可提供16/32/56/64Gbps多标准SerDes解决方案,25G/32Gbps SerDes已经量产,56Gbps SerDes已经发布。另一家公司牛芯半导体则推出了25/28/32Gbps的SerDes IP。此外,灿芯、和芯微可提供1.25Gbps-12.5Gbps多速率SerDes IP,锐成芯微、纳能微电子也有各种SerDes IP产品。与Chiplet相关的接口IP方面,芯动科技和芯原微电子已经推出了相关产品。芯原是中国大陆首批加入UCIe产业联盟的公司,推出了基于Chiplet架构设计的高端应用处理器平台,该平台12nm SoC版本已经完成流片,正在进行Chiplet版本的迭代。芯耀辉正在集中力量研发28nm/14nm/12nm及更先进工艺IP,该公司还开发了DDR PHY IP产品,目前尚不清楚其所能支持的DDR应用有哪些。目前,芯耀辉正从可靠的SI(信号完整性)和PI(电源完整性)分析、高可靠性训练设计、高性能DDR IO设计和多频点快速切换这四方面入手,攻克DDR PHY技术难关。芯片制造
芯片制造是中国大陆的薄弱环节,特别是在先进制程(10nm以下)方面,鲜有能进入市场的量产芯片。近两年,中国本土晶圆厂也在努力攻克技术难关,争取补齐本土高端芯片制造能力不足的短板。近一段时间,有两个关于本土高端芯片制造的好消息传出,非常值得关注,一是BAW滤波器实现了本土量产;二是华为将于今年年底推出自家设计,由本土晶圆代工厂生产的5G手机处理器。滤波器是手机射频前端模块中的重要器件,目前,BAW滤波器市场Broadcom(博通)一家独大,市占率达到87%,Qorvo占据8%的市场份额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国的赛微电子实现了BAW滤波器量产,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,武汉敏声与赛微电子做到了工艺和器件设计的协同优化,在赛微电子的晶圆厂用定制化工艺生产。据悉,赛微电子量产的BAW滤波器将用于国内某品牌手机当中,并签署了长期采购协议,涉及12款不同型号的BAW滤波器及其衍生器件(双工器、四工器等),协议执行期间为2023年8月-2024年12月,协议金额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。不知道赛微电子的合作对象是不是华为。除了BAW滤波器量产,最近还有另一个重磅消息传出:华为有望于今年年底在其新款旗舰手机中用上自家设计,本土制造的5G手机处理器。自从被美国限购以后,华为既不能从高通那里购买5G手机处理器,也不能从台积电和三星那里拿到先进制程代工产能,这使得华为高端手机市占率大幅下滑,一度跌出前六榜单,但是,最近半年,华为手机的市占率大幅提升,最新统计显示,其在中国大陆的市占率已经超过13%(排名第一品牌的市占率在18%左右),华为高端手机又复活了。如果华为真能在今年推出的新款旗舰手机中搭载自主设计、本土晶圆厂生产的5G手机处理器,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,也会给美国的封锁政策以沉重打击。
——END——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除原创作品,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、图片等相关内容,属原权利人所有。
|